秦时,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两句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这句诗的下两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上面一段话中,出现了两个字形十分接近的字,即侯和候,候只比侯多出了一竖。因此,在书写时人们常常出现混淆而导致错误的现象。
再举个例子,《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收到好友陆谦的陷害,陆谦当时的职务是虞候,称陆虞侯。好多人写成陆虞侯,认为侯是官职名,实际上这是一种思维定式犯得错误。本文就从文字演化的角度出发,给大家讲一下侯和候的区别以及蕴含在这背后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先从一本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开始追溯这两个字的历史。
侯,小篆作
。《说文解字》:春飨所射侯也。从人,从厂,象张布,矢在下。古文
。许慎的解释因为牵涉到周朝礼制,比较复杂,我们暂且放一放。留待后文详说。
候,小篆作
。《说文解字》:伺望也。从人矦声。意思就是窥探远望。
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形,他们有共同的构件矦,并且根据字形由简到繁的演化的规律,应该是矦在前,后来才出现的侯和候。所以要搞清这两个字的根本含义,就得从矦入手,来一番深入的文化探究。
许慎《说文解字》对侯的解释,意思是:春季举行的乡饮酒礼上的射侯。这个字从人,从厂,就是以张开的布匹作背景,前有兽皮作为靶心的箭靶。从矢,就是箭。整个字会意人用箭射向靶子。那什么是射侯,一言以蔽之,就是箭靶子。
在周代,中央和地方都会举行射礼。古代对射箭这种技艺非常看重。古代君子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书,其中射又可分五种不同的射法。如果当时,人家生了男孩,要在门的左边悬挂一幅弓箭,意思是这孩子将来要骑马射箭打仗报效国家。之所以这么看重射礼,就是古人认为射礼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射,从字形来看,左身(实是弓箭的变形)右寸,寸,为手,在这里有法度义。整个字意为射箭要合于法度。在古人看来,射箭并不是争出胜负,射箭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来。射箭时要心正身直,心手相应,这样才能射中目标。即使没有射中目标,也不要抱怨人家射的准,自己应该反思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所谓“发而不中,反求诸己”。
古代周天子会见诸侯和举行祭祀时都会举行射礼。在每年春秋两季在乡里举行乡射礼,此前还会先举行乡饮酒礼,提倡尊长养老的风俗。射礼举行的地点,天子是在射宫(辟雍,天子所设的大学),乡是在庠序(学校)。
天子会根据射箭的情况授予某些善射者以土地,也就是成为驻守一方的诸侯。射不中者则会减损或失去土地,失去诸侯之位。这就是《礼记·射义》上说的: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只有那些射中者才有参加祭祀的资格。天子诸侯大夫士所用的射侯上所用不同动物的兽皮,代表各自的身份,在射箭时,还要念诵祷词,意思是不到天子居所朝拜的诸侯,会用箭如同靶标上的动物那样被射杀,以此警戒那些怀有异心,受到蛊惑的诸侯。这里颇有巫术诅咒的意味。
在乡射礼上,由选出的宾主持。共有六名技艺不同的射手,技艺相近的每两人编为一组,共有三组,进行三轮比赛。每次射出四支箭,每人一共射出十二支箭。败者要被罚酒。射礼就成了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
天子举行大射礼,不只选拔诸侯,“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礼记·射义》)。乡里要选举人才,会举行三年一次的大比活动,其中乡射礼是重要一项内容。在射箭时,根据地位不同会演奏《诗经》中曲目不同的雅乐。射礼后来衰落了,变成了后代的投壶,成为一种游戏。以上就是《说文解字》对侯解说的文化背景。
但是我们知道小篆并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我们来看一下矦的甲骨文
,这个上文提到的说文古文字形非常相似。《说文解字》所说的厂,其实读hàn,就是山崖。山崖下有箭,意思是有人躲在山崖隐蔽处伺机观望,准备用箭猎杀猎物。们知道弓箭的发明在人类历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弓箭能够远距离攻击,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你看疾病的疾,甲骨文写作
,就是一个人腋下中了箭,在古人看来箭伤是很可怕的。在古代,一个箭法高超的人就可以做一个部落的首领,抵御强敌,守护族人。比如古代的后羿,就是这样一位首领,这就相当于后来的诸侯。而候的伺察观望义也找到了答案,因为射箭前和射箭时都要这样做。
我们追溯甲骨文到说文古文再到小篆,搞清了矦的来源。但是从字形上还缺一环就是从
到
再到
,很明显上部多了一个人形,人形何来?原来战国文字有
,人形就由上面的勾状笔画讹变而来。下面我们勾勒出从矦字到侯、候字的演变轨迹。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候当中的一竖,来源于厂左侧的一瞥的变形。上文中提到的虞候,实际最早是掌管山泽负责守望的官职,后来演变为官僚的侍从。下面我们列出矦字意项的引申脉络图。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看出,侯和候其实都是矦的分化字,二者是同源关系。侯,从古代的首领,引申为后代的诸侯。而候从窥伺观望义,引申出侦查义,常指侦查兵或其驻扎之处。侦查与气候相关,引申出气候义,而还需要耐心等待,引申出等待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