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植恩生物、中冶赛迪、惠科金渝和建安仪器4家渝企入选。至此,重庆已有“国字号”企业技术中心4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14家。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双链耦合”是今年重庆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其中,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的技术创新研发,则是重中之重。
创新驱动,重点在产业,关键在企业,作为工业经济创新主导力量的1054家渝企技术中心,如何为创新“挑大梁”?这些企业技术中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技术中心让产业链“串珠成链”
技术中心如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先来看一组案例。
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专业变速器生产企业之一,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自身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一举突破国产变速器技术瓶颈,目前其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对企业销售收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和青山工业一样,重庆渝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依托自己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搭建创新平台,形成了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集群,在去年“出道之年”就取得“开门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20亿元。
同样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环保材料进行创新研发,为电子、医疗、航空等多个产业领域提供一揽子节能材料及解决方案,连续数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超50%的增长。
这些技术中心是如何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技术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玮认为,当前不少企业存在着“技术研发—成果扩散—商业化—产业化”产业链衔接不畅的难题,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正是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让产业链“串珠成链”。
比如,以康佳光电为载体的市级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创新中心为例,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牵头陆续开发出20多款产品,投入量产10多个项目,在新型显示技术产业领域实现了多个上下游企业集聚和技术融合。
技术中心数量偏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部分渝企通过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尝到了甜头,但从整体看,渝企在技术中心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和创新能力培育两个方面。
从国家发改委此次公布的企业技术中心总名单来看,目前国内共有1601家“国字号”企业技术中心,其中重庆有40家,占比仅近2.5%。全市现有的1014家市级技术中心,在全市近8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中,占比也只是12%左右。
重庆的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偏少,与企业难以满足技术中心创建评审的“硬指标”有关。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企业要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首先要获评为市级技术中心,后者的“门槛”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在行业中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每年研发经费支出不低于15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少于30人,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等。客观上,能够“够得着”的重庆企业,本身就偏少。
对于已经创建国家级或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渝企而言,在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包括重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不够、带动性强的科创企业不多、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不大、领军型的科创人才不足等,都是制约其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的“短板”。
“要增加企业技术中心数量、提升其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是当务之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副研究员廖敏表示。
廖敏建议,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要从“培育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推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发展、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等多个方面做文章,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此提升科技型企业发展质量和群体规模。
未来3年全市半数工业企业将设立研发机构
为增加企业技术中心数量,提升其创新能力,一场行动已经在重庆展开。
市经信委表示,按计划,今年内,全市企业中有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比,将分别提高到35%、48%左右。到“十四五”末,全市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将达到50%。
“要创建更多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是前提。”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将通过整合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各方资源,形成行业性研发中心惠及更多企业,增强其研发能力,从而带动更多企业达到企业技术中心创建“门槛”。
“目前我们已经梳理出33条重点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提出了技术需求清单,以此推动院校、研究院所、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问题。”该负责人说,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是今年全市营造创新氛围、推动技术研发的主旋律。
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市经信委、市科技局等将通过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此大幅度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并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发一批“硬核”产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