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场上,一艘老式木船模型静静矗立,船桨摆放整齐,风帆上“川江号子”四个字格外醒目……近日,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用于川江号子舞台表演的小型船模已制作完毕。
(资料图片)
据介绍,该船模为长3.8米、宽0.8米的木制渔船,船头有纤绳挂扣,船弦有纤绳挂环,配有船浆、风帆和篙杆等。为便于舞台使用,船模在结构设计上别具巧思,船底有万向胶轮,船体可拆卸,搬移时方便快捷。
大竹林街道川江号子小型船模。(蔺承新供图)
据了解,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面朝嘉陵江,江岸线长达6.1公里,辖区凤溪坨码头川江号子传唱氛围浓厚,在传承川江号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优势。
今年以来,大竹林街道围绕街道“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全力打造川江号子特色文化品牌,将非遗文化传承、课堂教育和群众文化教育相结合,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学校,打造川江号子演出队伍、川江号子传承基地,同时联合辖区小学开设川江号子示范班,引导居民、学生了解学习川江号子,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建阵地 强队伍
让传承基础“实”起来
“在传承和保护川江号子的路上,我们以实物加川江号子的形式进行保护性开发。”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竹林街道通过邀请川江号子传承人蔺承新进驻街道并成立工作室,积极推进重庆市级非遗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吴秀兰收徒事宜,不断壮大街道川江号子非遗传承人队伍。
蔺承新给示范班学生讲授川江号子相关知识。(蔺承新供图)
此外,大竹林街道还招募辖区爱好唱歌和表演的居民,大力组建川江号子演出队伍,并开展不定期专业培训;将川江号子引进辖区两江新区人和小学,通过开设示范班,充分发挥非遗人才在传承历史文脉方面的作用,为师生近距离展示川江号子的魅力。
蔺承新为大竹林川江号子演出队伍授课。(紫竹苑社区供图)
“川江号子是劳动人民的史诗,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山城人爬坡上坎的奋发精神。加入川江号子队,既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强身健体。”苏先生是紫竹苑社区居民,也是大竹林街道川江号子队的成员之一,他看到川江号子招募启事后,不仅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还积极动员朋友加入川江号子演出队伍,经培训后多次参加川江号子展演。
蔺承新带领大竹林街道川江号子表演队参加线上文艺演出录制。(蔺承新供图)
截至6月底,大竹林街道开展川江号子进社区、学校活动,已完成非遗课堂43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受到辖区学生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街道精心打造实体船模,增强川江号子表演舞台效果。“实体船模一方面便于排练时,表演者上船练习划桨、撑杆等动作,感受动作和节奏,让表演更接近真实;另一方面,船模实景也为舞台表演增加真实感和画面感。”蔺承新说。
值得一提的是,大竹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 非遗传承”的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平台,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成为非遗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江边“非遗课堂”
让传承形式“亮”起来
“脚蹬石头手扒沙,四股纤藤肩上拉,打霜落雪天下雨,一年四季滩上爬……”日前,大竹林街道川江号子队伍在嘉陵江边进行展演,号子声高亢悠荡、直击心灵,仿佛能看到船行至浪急滩险的河道,木船左右摇晃,一阵声嘶力竭的号子声从前头号工的胸腔吼出来,众人随即应和。
街道川江号子演出队在嘉陵江边进行展演。(紫竹苑社区供图)
据了解,大竹林街道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不断创新川江号子展演展示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全民保护意识,提振文化自信,而嘉陵江边的川江号子展演只是大竹林街道创新传承形式的一个缩影。
为不断深化“川江号子”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街道创新开展沿江实景展演、举办文化讲座、积极参加各类非遗文化演出等,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川江号子带到居民群众身边,带来一场非遗饕餮盛宴,让非遗融入百姓的幸福生活,让大竹林的川江号子文化品牌越叫越响。
蔺承新带队参加非遗展演。(蔺承新供图)
与此同时,街道协助川江号子传承人、街道非遗传承研学导师蔺承新,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提炼方式方法,把川江号子与音乐理论知识相融合,积极筹备出版教学书籍及视频。“文字教材初稿已完成,经川江号子相关非遗专家审定后,将使用教材培训街道演出队成员及示范班学生们。”蔺承新说。
接下来,街道将持续加大对川江号子的传承力度,加强传承阵地建设,筹备文化展厅,打造一台独具本土非遗文化特色的原生态川江号子歌舞剧……以一系列举措搭建起川江号子传承的“快车道”,让川江号子成为辖区群众精神文化餐桌上的一道“硬菜”,进一步营造非遗保护传承良好氛围,提升居民群众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