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姐,我昨晚梦到你了,梦到你对我笑!”每周三上午,小玲(化名)都会到两江新区翠云街道渝康家园参加康复活动,并与社工交流情绪变化和康复收获。这对于曾经因病足不出户的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小玲的病名为“网购过程成瘾”,是一种自制力失控且伴有抑郁症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而像小玲一样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翠云街道有201人。
2021年8月,两江新区翠云街道启动渝康家园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围绕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职业恢复等能力,开展心理疏导、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康复等服务,帮助他们摆脱疾病、重返社会。
翠云街道渝康家园。(谭超平 摄)
关注需求
提供个性化服务
“小玲是我们第一批服务对象。”渝康家园负责人罗玉华介绍,2021年8月,翠云街道联合渝康家园团队摸排调研了辖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并通过基本信息收集、需求调研、心理量表测试,为其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册。
为满足服务对象共性及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渝康家园团队选取其中13名服务对象作为第一批重点关注及开展服务的核心人群,小玲便是其中的一员。
为此,渝康家园团队为小玲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除情绪疏导、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常规服务外,团队还积极与小玲家人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帮助小玲重建生活规律、找准自我价值,同时整合街道、社区等就业资源,助力小玲重返工作岗位,回归社会生活。
多元活动
搭建社交服务平台
场地规划、土壤培育、种子挑选……日前,渝康家园推出农疗体验活动,在服务对象的共同参与下,一个生机勃勃的“微花园”逐渐成型,为家园环境增添了一抹绿意。
渝康家园“微花园”。(谭超平 摄)
“这里种了十几种蔬菜和花,我每次来都要给它们浇水,观察生长情况。”花园建成后,小玲便作为“管理员”,担负起照顾植物生长的任务。
小玲告诉记者,她还是渝康家园的项目专员助理,配合社工组织其他服务对象开展活动。“我每周三都来,我喜欢插花、剪纸、培育植物、心理情景剧表演。”
渝康家园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翠云街道 供图)
“这是一种有效让服务对象走出家门的方法。”罗玉华说,家园将工疗、农疗、药疗、娱疗等康复服务融入各类活动中,为服务对象搭建社区活动平台,让他们可以找到伙伴,延伸互动沟通的社交支持网络,“为他们架起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桥”。
沟通协调、完成任务、交流感受,一次次的团体活动让小玲变得越来越积极、开朗。如今,她已从服务对象变成了家园志愿者、项目专员助理,“小玲这些可喜的变化,也反映出了我们康复服务的效果。”罗玉华说。
三方联动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2022年初,渝康家园团队对小玲进行心理评估,认为其具备回归社会的条件。随后,在街道、社区、家庭等支持下,小玲顺利重返工作岗位。
半年时间里,渝康家园已有8人像小玲一样通过社区康复服务实现重返岗位。
服务对象在渝康家园接受治疗。(翠云街道 供图)
据介绍,渝康家园把解决就业、回归社会作为康复服务的目标,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三方联动机制,为服务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并以开设爱心集市、开展职业康复训练、协调就业资源等方式,全面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渝康家园还积极探索“慈善+公益”的服务模式,链接助残企业、爱心人士等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手工代加工、种植花卉等庇护性就业岗位,并支付相应劳动报酬。
如今,已有68名精神障碍患者在渝康家园接受社区康复服务,辖区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显著降低,自理率、就业率不断提高。
接下来,翠云街道将依托渝康家园康复服务阵地,从完善监管恒常机制、搭建“心康公益圈”服务平台、完善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营造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