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两江协同创新区秉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积极创新人才引育模式,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2200余人,组建科研团队166个。
开启“基地共育”模式,培养青年人才“生力军”
两江协同创新区引导推动入驻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与母校及重庆本土院校横向合作力度,通过合作搭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拓宽人才引进和遴选渠道。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在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先后揭牌。
前者与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共建,依托研究院开展的智能驾驶、农业无人机、智慧政务等项目,探索新文科+新工科相结合的跨专业人才培育模式。
后者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合作共建,以实训方式为重庆“定制”工程建设领域、高端装备及技术创新领域的高层次和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周晓勤表示,希望通过“基地模式”积极拓宽引才育才渠道,推动与母校及本土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融合、科学研究、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开展相关科研课题联合攻关和学术交流,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携手为重庆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签约现场。(来源: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
除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外,两江协同创新区还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10家高校院所与重庆本土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与重庆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导师资源共享和研究生导师互聘机制,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就激光无线传能、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创新研发进行战略合作,并就本地人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招收博士后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
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与重庆大学材料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实现双方科研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科研平台的共享使用,共同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庆研发创新需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两江协同创新区引导高校院所创新育人模式,加快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创新团队,探索构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梯次培养格局,打造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科研人才高地。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青年科研人才在进行实验。(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由毛二可院士、吴锋院士、项昌乐院士等6位院士作为学术带头人,组建了高光谱成像与智能信息、先进结构与生物医药材料等25个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和科研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领军人才,组建了4个研发团队。目前,科创中心针对航空发动机环件残余应力自动化测试系统验收成功,主导共建的特种钛合金制备技术和特种粉末制备技术创新平台正在加速打造。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科研团队。(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组建了15个研发团队,聚焦汽车与新能源、先进材料、智能化装备等5大领域进行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兼顾应用性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目前,研究院已集聚科研人才240余人,氢能热电联产智能一体化系统、高功率密度碳氢燃料重整制氢应急电源等13个重大科研创新专项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团队成员。(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我们将继续加大一流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力度,加速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产业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储能、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科技领域,面向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需求,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组建科研团队166个。
同时,两江协同创新区将依托入驻高校科研院所,加速推进创新平台落地,积极搭建实验设备共享平台,继续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此外,还将通过“基地共育”和“大师+团队”等多种模式推动高校院所在校生培养,把就学和就业创业连接起来,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高端人才。(记者 赵鹏)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