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伯,谢谢你了哟,这段时间有你帮我们买菜我们心头踏实惨了!”收到选购的一大包新鲜蔬菜后,家住两江新区康美街道金竹苑社区的张女士熟络地和门口这位“杨伯伯”说起了感谢。
(相关资料图)
张女士口中的“杨伯伯”名叫杨德友,是康美街道金竹苑社区的一位67岁的资深居民志愿者,也是如今的辖区居民小组长。
退休后的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服务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金竹苑居民群众们都认识他了,大家亲切地叫他“杨伯伯”。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口中,杨德友在社区志愿者队伍里一直以来都相当积极、活跃,67岁的他比很多年轻人都有干劲。“我记得是11月10日的时候,当时这轮疫情才刚开始有苗头,听到社区需要志愿者,他直接就来报道了。不仅是他自己来报道了,他还带了一辆‘购物车’来。”
大家说的“购物车”其实就是杨德友的电动三轮车,谁也没想到,小小一辆三轮车竟然派上了大用场。杨德友说,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封控楼栋里居民们买菜不便的问题一度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得知大家有这样的需求后,他立马就想到了自己的小三轮。于是他便主动联系社区和有需要的居民群众,每天都收集大家有什么需要购买的物资,再开着小三轮帮忙一一购买,最后一户一户送上门。不管是对社区工作人员还是街坊邻里,他都这样说:“有什么事就打我电话,我和我的小三轮都随叫随到!”
“我对社区地形很熟,很多居民我也都认识,我当时就想,我来帮忙肯定比不熟悉的人来要事半功倍,我就开着我的三轮车来了。”刚从张女士的楼栋送完菜下楼出来的杨德友正对照着居民们给他的购物清单逐一清点核对采购的物资,这些物资正被他整齐摆放在那辆被称为“购物车”的电动三轮车后座,经过短暂的思考,他便对身旁和他一起为居民们送菜的志愿者说,“下一个我们先送小李的,就在出去倒拐的后面那栋楼。”
虽然有购买需求的居民多,需要的物资也各式各样,但在杨德友的安排下仍井井有条地把买到的物资都及时地送货上门,他说,一定要赶在晚饭点前把菜送到大家的手上才放心。“一个是害怕大家就等着这些菜做晚饭,另一个是因为晚上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安顿好白天的各项事宜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他又骑着他的小三轮,来到了社区核酸采样点的物资室,这既是他晚上的临时休息点,也是他所说的“更重要的任务”——照看防疫物资。
“很多人都觉得条件苦,但其实我们能帮到很多有需要的人,这点暂时的苦真不算什么。”杨德友回忆起刚成为疫情“逆行者”的时候,家人们还很担心他的身体吃不吃得消,他却笃定地告诉家人:“如果大家都能互相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我们一定会更早战胜疫情。”
说起他这辆不起眼的小三轮,杨德友流露出一丝敝帚自珍的兴奋,“你别看这辆三轮车没得那些小轿车豪华,但他已经是疫情防控战场上的‘老将’了!”
杨德友介绍,这辆电动三轮车是他在今年三月加入社区疫苗接种动员工作之后购置的。当时在动员社区群众开展疫苗接种时,细心的他就发现辖区还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接种疫苗很不方便,于是他便自掏腰包买下了这部电动三轮车,主动服务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自此以后,不管是动员疫苗接种还是区域核酸采样,总有他骑着小三轮不停往返小区接送辖区居民的身影。
说到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杨德友是个实打实的“老资格”了。他说,当年他还在乡下时,便时常帮村里的“五保户”修补房屋、替行动不便的村民挑水。2016年他搬到现在的小区,便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想着退休了便有更多的时间为街坊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回忆起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这些年,他如数家珍般讲起了他参加过的志愿服务工作,环境整治、维护社区治安、市场监督、调节邻里矛盾、文明劝导、宣传惠民政策、疫苗接种、疫情防控……同行的志愿者们都说,无论是高温酷暑天,还是凛冽寒冬夜,“杨伯伯”总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杨德友(右2)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
虽近古稀,杨德友仍不断激励自己,保持良好心态,身体力行传递正能量,发挥“夕阳”余热。在他的带动和号召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用自己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记者手记:疫情期间,老年群体是大家最为牵挂的群体之一。然而,像“杨伯伯”一样的居民志愿者们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居民、老人一样是志愿者,一样可以帮助别人。一个“小三轮”,背后是居民互助邻里的大爱!我们看到,不管是哪个群体,大家都在为了抗疫努力付出,贡献自己一份哪怕微小的力量。相信只要大家携手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